•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经典回顾
  • 有多少精彩值得回忆 影响2004电影记(组图)
  •   周公解梦 梦见洗头那么在2004, 以电影做媒,有多少的精彩值得我们回忆?记忆的镜头一个个闪回,我们将其分镜头“拍摄”成一部电影《速度与》:看最激烈的争斗,听最强势的声音……

      《天下无贼》早前票房一高歌,到昨日,该片一高歌的势头终于减弱,这是因为来自周星驰《功夫》的新介入。早前,周星驰的助手田启文面对记者不无自信,称《功夫》驾到,不闪者将成“炮灰”,看来《天下无贼》果真受到了波及。冯式贺岁品牌虽是大旗不倒,但他不再是一枝独秀,如果说《一石二鸟》等影片纯属来凑热闹的话,那么周星驰的《功夫》则是表明了要分“贺岁”一杯羹。此前,这两部电影本归同一公司发行,但为了避免厚此薄彼,两部电影的发行最终还是分了家。表面上冯小刚与周星驰称兄道弟,经常彼此勉励夸一番,暗地里却是互相较劲,比拼能耐,最终还是要票房定输赢。而当冯式幽默与周式无厘头狭相逢时,中国电影的贺岁市场开始了真正的争斗。就目前的情况看,冯、周二人都有来自对方的压力,只要公平竞争,这对中国电影的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明年,当《夜宴》与《功夫》续集再度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时,好戏仍值得期待。

      21世纪,当我们的视线再次投射到韩国电影上的时候,我们只有无奈地面对被超越,困惑中的中国电影不得不寻求突破了。韩国电影展———这场中韩电影史上规模空前的交流盛会,可以说是在适当的地点发生了一件早该发生的事情。是的,我们的电影已经在国外电影节上失势,走在我们前面的超越者,就是韩国。这场学习与交流为什么不能来得更早一些呢?我们也看到了那一抹邻国的阳光,他们的电影终于让我们从邻家的视线中,看到了妖娆和精彩。我们也听到了更多的声音———中国电影市场还不够、导演还不够玩命!邻居都希望交流合作,我们自己呢?在即将迎来中国电影100周年纪念的时候,我们是否也应该振作,以一种靓丽的姿态重回世界舞台?

      2004年11月底,电影界知名人士召开会议,就目前港产片产量持续下降,电影面临存亡关头进行商议,期望通过一些措施复苏“港片”。

      “电影救市会”研讨出的问题:题材狭窄、网络下载、盗版、演员青黄不接、高片酬、投资大幅减少、票房收入低、韩国电影冲击……这些问题加在一起使得电影走投无。谁来?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我们影人敢于面对现实的勇气,他们更勇于寻找“救市”的出,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都是为了一个最伟大的梦想———继续东方好莱坞之梦。有如此的氛围,梦想与成功的距离就不会很远。退回来讲,电影2004年有《新故事》、有《龙凤斗》、有《功夫》。2005年,还有众多影片“闺中待嫁”。他们其实还没有到“濒临崩溃”的,但是,他们却有忧患意识,这是缘于爱,缘于对电影的爱。反观内地电影界,如果大家都是首先爱自己的电影,劲往一处使,那么华语电影何愁走不出今天的困境。

      2004年11月初, 一场“围剿”张艺谋的战争在开打,中国影坛的一些文艺工作者以最强势的阵容发出最强势的声音,张艺谋被开列有“文艺恋尸癖”等六大。遗憾的是,张艺谋本人缺席,声音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看各位专家们为张艺谋而忙前忙后的身影,就知道张艺谋六大真的是“罪不可赦”:过于形式化,缺少人文关怀;追逐名利;讨好观众;历史观陈旧;提高电影发行门槛不利于国产电影的发展。而另一边,《十面埋伏》继续承载着张艺谋要将中国电影引向世界的重任,入围金球,进军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在市场掀起“章子怡热”、在韩国和日本等亚洲国家狂卷票房,张艺谋选择以此种形式捍卫了自己的荣誉。一场文化界为鞭笞张艺谋的声音,在对观众的耳朵进行了一番轻度“污染”之后又被打包送回,摇身一变成了文化界利用张艺谋完成的一场集体。因为中国只有一个张艺谋,所以,更多的人还是期待和关注他的下一部电影———《千里走单骑》。

      2004全年,第六代导演集体“复苏”,贾樟柯的《世界》参展威尼斯电影节,徐静蕾的《来信》捧得银贝壳,陆川的《可可西里》获东京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和金马。而顾长卫的《孔雀》、侯咏的《茉莉花开》也定下国内上映档期并参加明年的国际电影节。

      陆川———一个年轻的名字,第六代导演的杰出代表,在继东京电影节获后,再获第41届电影金马5项提名,并以强势击败《2046》赢得最佳剧情片。但这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陆川将索南达杰那样一群人的生活面目展现给大家,让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再次震撼观众,让中国影坛有了这样一部可以用来致敬的影片。我们中国的电影人需要的就是这种玩命的,站直了,别趴下!

      但《可可西里》并不是绝对完美的,我们在推崇它的同时,也该明白如何走一条艺术与商业兼容的线才是中国电影导演面临的课题,如何让更多的人买票来看《可可西里》也是陆川必须完成的一课。这同时也是众多第六代导演集体急需完成的一课,让观众先走进电影院,哪怕像张艺谋那样用名气来“骗”,都是进步。

      2004年,3月开始,陈凯歌新片《无极》开机,其庞大的投资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境外。这一年,国外发行公司不断投资中国电影制作,目前已成为趋势。

      在中国“造”的人不是很多,除了大家有点怀疑自己的能力之外,可能投资也是个迈不过去的坎儿。好在2004年,中国电影与国际接轨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陈凯歌拍《无极》时大造,镜头更是精益求精,原因是他背后有中国和外国投资商的几千万美元。还有吴宇森未来投拍的《赤壁之战》,尚未开镜就让境外投资商跃跃欲试。并非是人家吃饱了撑的,跑过来非要帮中国发展电影工业,而是他们认识到了中国电影海外发行的这块大蛋糕。有钱了,一起赚,中国电影迈入大投资、大制作时代,与国际接轨的时代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