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中国电影
  • 中国电影之父郑正秋
  •   今年是中国电影诞生110周年,而7月16日,也是有“中国电影之父”美誉的郑正秋去世80周年。郑正秋从票友、剧评家进而编导线岁时,他编剧并与张石川共同导演了《难夫难妻》,遂有第一部中国电影故事片。之后,他编导了《劳工之爱情》《孤儿救祖记》《姊妹花》等40余部电影,为中国电影培养了蔡楚生、阮玲玉等一批人才。1935年去世,年仅46岁。

      郑正秋祖上是广东潮阳人,祖父郑介臣头脑活络,鸦片战争后上海开埠,他即举家来沪经商,在小东门开了家郑洽记土栈(鸦片批发栈)。倒卖烟土生意兴隆,郑介臣很快成为巨富。父亲郑让卿光绪间顺天府试进士第三十一名,当过江浙盐运使,后调任三穗知府。

      至于郑正秋的出生,一说是1889年生于广东潮阳;也有一说是生于1888年12月24日的上海——因郑让卿膝下无子,30岁上,在一堆男婴中选取了一个看起来聪明伶俐的,抱进为螟蛉子(义子)。对郑家来说,这个孩子给家里带来了好运,不久,母亲真的生下了一个男婴。

      14岁的郑正秋成了郑洽记土栈的少老板,白天周旋于商贾之间,晚上则埋头读书。但他终究不是做生意的料。书生意气的郑正秋重义而薄利,一度名头响亮,但很快就被“朋友”给狠狠地坑了,土栈亏损好几万。至此,郑让卿为儿子苦心孤诣安排的“官商门庭后继有人”的计划,终告破灭。

      1910年11月26日,于右任主办的、以反清反外侮而立的《民立报》,破天荒发表了署名正秋的长篇剧评《丽丽所戏言》。《戏言》开明义指出戏剧的教育功能:“戏剧能移人性情,有俾风化”,指出演员的文化素养、思想品德直接关系到表演的水平。

      1912年,两个美国人——一个叫依什尔,一个叫萨佛,来到上海做保险生意,又从美籍俄裔商人布拉斯基那里接手亚细亚影戏公司以及一些电影拍摄器材,打算在这个冒险家的乐园干一票。郑正秋与张石川都敏锐地意识到了电影这个商机,一拍即合,随即组建了新民公司,专事承包亚细亚影戏公司的编、导、演业务。

      1913年9月中旬,一张巨幅海报提前半个月贴在新新舞台大门前,十分醒目:“9月29、30日,10月1日,夜场,8时开门,9时开幕,试映由郑正秋编剧、执导的我国自己摄制的社会剧电影《难夫难妻》,不可不一饱眼福。”

      当时的报道说,在连续放映的60多天里,这部故事片引起了空前轰动。夏衍称它“给中国电影事业铺下了第一块奠基石”。

      手纹乱